肝病都有腹水吗
腹水是病情较重的标志之一。正常人腹腔内仅有极微量的液体(不超过0毫升),以作为内脏润滑之用。腹水是指腹腔内潴留多量液体而言。肝炎或肝硬化时,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腹水。少量腹水,腹外形无变化,望诊不易确定,只有依靠叩诊方法仔细检查,或通过超声波探测方能发现;大量腹水,腹胀,看上去象蛙腹。腹水应与腹胀气区分,后者是肠腔内积气,叩诊时呈鼓音,而腹水叩诊呈移动性浊音。
肝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腹水
肝炎、肝硬化病人由于肝的损害,制造白蛋白的功能降低,当每0毫升血中白蛋白含量低于3克时,血液胶体渗透压下降,从而出现腹水。肝硬化病人的肝脏内大量结缔组织增生,使血液淤滞,引起静脉高压,促使血液从血管渗出产生腹水。另外,患肝炎后,肝脏解毒灭活能力减退,体内因醛固酮增加导致钠水潴留,也可产生腹水。各型肝炎都有产生腹水的可能,但以肝硬化和肝炎出现腹水的可能性大。
肝病患者出现腹水的六大原因
(1)血浆白蛋白降低:血浆白蛋白由肝合成,肝硬化时肝功能障碍,使白蛋白的合成减少,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。在门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,分血浆从门脉血管内渗至腹腔内而形成腹水。一般认为血浆白蛋白<g/L为一临界数值,白蛋白<g/L时常发生腹水。另有人提出下列公式:胶体渗透压(Pa)=546。2×血浆白蛋(g/L)+114。正常值为3795。2Pa,如低于2356。6Pa,则常有腹水形成。
(2)门脉压力增高:现已明确,肝硬化时肝内纤组织增生,引起肝内血管阻塞,导致门脉压力增高,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,使门脉系统内的流体更易渗入腹腔内。
(3)淋巴漏出增加:肝硬化时的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,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,致使淋巴漏出增加,某些淋巴液无疑会进入腹腔而引起腹水。于手术中可见淋巴液从肝门淋巴丛以及肝包膜下淋巴管漏出,并发现胸导管增粗,有时可相当于锁骨下静脉口径。另外,有人发现淋巴管的外引流可使肝脏缩小、腹水减少、脾内压力降低及曲张静脉出血停止。因此,有人指出腹水的形成与淋巴液产生过度与引流不足有关。
(4)醛固酮等增多:醛固酮(可能还有抗利尿激素)在正常情况下系在肝内灭活,肝功能不全可引起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不足,造成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。这两种激素均能引起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、钠增加,从而引起水、钠进一步的潴留,形成腹水。
(5)肾脏的作用:腹水一旦形成,由于循环血容量的减少,使肾灌注量减少,从而使肾血流量减少,肾小球滤过率降低。后者又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加,这些因素均能增加水、钠在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加重腹水的程度。
(6)第3活力降低:近年来发现循环血容量减少的另一作用是引起第3的活力降低。第3是一种假设的排钠性体液,这一可根据血容量的改变,控制近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。在肝功能不全而有腹水形成以致血容量减少时,这一的活力即减低,从而使钠的重吸收增加。
上述六种因素前3种因素在腹水形成的早期起主导作用,故可称为腹水形成的促发因素;而后3种因素则在腹水形成后,对腹水的持续存在起重要作用,故可称为持因素。持因素的共同作用机制都是水钠的潴留,只是作用的位有所不同。由于这两大类因素的共同作用,致使腹水形成并持续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