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。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,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。
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发生于潜伏期后,即幼虫发育成长、产卵后开始,由于机械性及虫卵毒素的刺激,引起静脉炎,尤其是结肠、肠系膜和肝脏,虫卵所产生的病变要比 成虫所引起的更广泛、更严重,因此可以认为“血吸虫病病理变化是虫卵引起的病变”,由于成虫、虫卵及机体的反应的相互作用的结果,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病理状态。
急性期患者大多系初染,机体反映一种过敏状态,病理与感染程度成正比关系,有神经系失调之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、便秘、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全身乏力、消瘦等。结直肠粘膜可见成堆黄白色结节,间有溃疡,肺内小动脉炎、心肌炎、全身淋巴结炎及视神经炎,都是虫卵结节所致。临床上尚有弛张热、咳嗽、肝脾轻度肿大、胸痛等。
慢性期,机体过敏反应捎退,由反应和纤组织增生替代,虫卵所引起的组织变化主要在肝脏和肠道,后者主要在直肠、乙状结肠,降结肠及升结肠次之,盲肠、阑尾和横结肠又次之,小肠病变。在肝脏,虫卵沿门脉小分支散布,在其周围多,肝实质由于血供、营养受影响可有混浊肿胀、脂肪变性、萎缩坏,引起肝功能失常,表现为白减少,磺溴酞钠潴留,随汇管区假结节及纤增生,逐渐形成门脉高压、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。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、粘液血便、贫血、消瘦、肝脾肿大、性欲减退、月经紊乱等。
晚期,由于虫卵在肝内大量沉积,特别定位于门静脉主支系的小分支静脉内,以及末梢分支内,引起门静脉干支系统,尤其是第第二、第三、第四级分支周围纤化,即所谓干线型肝硬化。由于肝腺泡的主要血供来自门静脉小支,血供营养不良可致肝萎缩、脂肪变性和非特异性变性。肝小叶有塌陷和纤隔形成,但结节形成较肝炎肝硬化少见且并非每例都有。也有认为血吸虫病只引起肝纤化,当血吸虫病与HBsAg阳性慢性肝病并存时可引起混合性肝硬化。
我院采用肝病治疗新,为广大肝病患者解决肝病的困扰。我院汇聚众多肝病,治疗肝病可靠,是您治疗肝病的佳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