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性肝炎是指由甲型肝炎病毒、乙型肝炎病毒、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,也包括与乙型肝炎合并感染的J型(Delta)肝炎。虽然其他一些病毒如类疱疹病毒、EB病毒、巨病毒(CMV)、单纯疱疹病毒等,感染后也可引起肝脏炎症,但尚有其他表现,故不列入目前所指的“病毒性肝炎”范畴。
病毒性肝炎(下称肝炎)是法定传染病,具有传染性较强、传播途径复杂、流行面广、带毒者多、高的特点;份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可演变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,对人民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,因此必须大力开展防治工作。
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
甲型、乙型及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分别为甲型肝炎病毒、乙型肝炎病毒、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。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至目前为止尚未基本清楚,可能是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。 病毒是一种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的缺陷病毒,故仅能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(HBsAg)阳性的肝炎病者中合并感染,现称 型肝炎。
肝炎病毒很微小,其大小用毫微米计算(1毫微米=1/00000厘米),因此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-万倍才能观察到,普通检验室用的显微镜不能看见这些病毒。
肝炎病毒抵抗力强,对温度、化学品的耐受力较强于一般细菌和病毒,加热至56℃ 分钟可使保持其传染性,加热60℃ 小时或98℃ 1分钟可使其传染性降低,煮沸分钟后才能基本将其杀灭。对来苏、 福尔马林、酒精等消毒剂均有较强抵抗力。对低温抵抗力强,在冰冻条件下可存活数年。
甲型肝炎病毒: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,甲型肝炎病毒直径约为27毫微米,这种病毒是一种核糖核酸病毒(RNA)这种病毒主要在病人的肝内的胞浆繁殖,并通过胆汁进入肠道而从粪便中排出体外,在起病前 周至起病后周,大便排毒量多,所以传染性也较强。
乙型肝炎病毒:乙型肝炎病毒是脱氧核糖核酸病毒(),完整病毒直径42毫微米,包括直径28毫微米的核及围绕核的7毫微米厚的外壳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HBsAg阳性者的血液,可见到三种形态的颗粒:直径42毫微米的完整病毒(Dane)*0毫微米的管状物;直径22毫微米的小球状颗粒。后面二种形态的物质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,只含表面抗原而没有传染性,但也可以引起抗体的产生。
是一种缺损的,可以传播的病毒,它的繁殖需要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,因此与乙型肝炎病毒共存。在乙型肝炎病人加上感染 时,常可加重病情,但到目前为止,这种病毒感染在我因并不多见。
非甲非·乙型肝炎病形:非n硝F乙型肝炎病形的形态尚未基本明确,目前正在进一步中。从临床观察及实验助结果看来,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一种戏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。所以也有人这样理解: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可以说既不是甲型肝炎病毒,也不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炎病毒。